close
看完香水,會很佩服作者徐四金。
一個很抽象的東西--氣味,能讓他寫得如此活靈活現。
我好像能透過描述,"看"到從書的開頭出現的奶媽,教士...
一直到最後美麗動人,穿著藍色洋裝的紅髮少女珞兒。
這樣的閱讀經驗,應該是放眼文學界的作品中,極其少見的。

科學家作過實驗,異性的相吸引,看起來是受外表影響,事實上是受氣味引導,
也就是異性會不會看對眼,其實跟氣味比較有關;
甚至一對男女朋友,假設被隔離開來,彼此看不見,
兩人甚至能透過嗅覺,知道對方在不在另一個房間,
甚至假設其中一人坐過的椅子,和其他陌生人坐過的椅子參雜在一起,
另一人可以判斷得出這個位子才是自己男/女朋友坐過的...
很神奇吧?

香水也不是只有描述氣味而已,我覺得它描述出的面向,好多好多。
它當然是讓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小說(是這樣歸類嗎?),
但是最讓我震撼的卻不是葛奴乙開始"取香"的後半段。
而是在中間,他要開始過穴居生活之前,
登上高山,發現左聞右聞,前嗅後嗅,卻沒有再聞到任何人味,開心雀躍的那一段。
如果一個人的人生,只被氣味所定義,像葛奴乙,
那原來,孤獨,就是完全聞不到氣味吧?!
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一段,有點讓我無法往下讀,休息了好久...
(不然這麼精采的小說應該一下子就讀完了)
很難形容的"孤獨"兩字,居然透過徐四金的手,輕易描寫出來...

而且如果一個人的人生,只有一樣東西,例如葛奴乙和氣味,
那他怎麼能不變得邪惡?
就像假設一個人一生始終執著於一樣東西,權、位、名、利,
會不作出瘋狂的事情嗎?
所以我就更加佩服徐四金了...
這麼輕易又描述出人的孤獨所引致的瘋狂。

當然也有很值得玩味的部份,
葛奴乙厭惡某些人味,希望聞不到某些人的氣味,
但是卻又很介意自己的身上毫無氣味,
如果葛奴乙能選擇有氣味,他想要怎樣的氣味?
如果他在乎的只是其他人能懂得香味的奧妙,
又何必那麼在乎自己身上沒有味道?

我也是個容易被氣味驅使的人。
雖然沒有辦法建立一個資料庫,
但是曾經聞過的味道再出現,
我也總是能正確地說出在怎樣的情況下曾經聞過這樣的味道。
我現在始終記得小時候的夏日週末,
艷陽將柏油路蒸發出了一股瀝青味,和著薰人的狗大便味從地面上升,
再和進了開伙的家庭傳出的油煙味,以及彈鋼琴的小女孩的清新笑語聲...
那種氣味讓我現在,即使看著類似的街道和建築,誤認為自己回到家鄉,
而和旁邊的朋友說出"ㄟ你還記得那個誰誰誰曾經..."也會嘎然中止。
也許影像會讓我一時誤認,但是無法仿製的味道卻會提醒我現實之所在。

慶幸我的人生不像葛奴乙那麼單調,只有氣味,
否則實在...不敢想像。

雖然我比較喜歡情節性的小說,例如達文西密碼,例如基度山恩仇記(是記還是錄?),
但是像香水這樣的小說,也會讓我覺得很精采就是。推薦!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h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